全国最近开启了降雨模式,从昨天开始,长江中下游一带强降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,主要波及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贵州、广西7省区。
5月以来,湖北、湖南北部、江西中北部、安徽南部、浙江等地部分地区降雨与常年同期相比,偏多3至8成,局地偏多1倍以上。
根据近期的天气预报显示,全国将迎来大面积的阴雨天气,阴雨天气将会给蔬菜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,为许多病害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。在多雨季,蔬菜疫病、靶斑病、霜霉病、灰霉病等将会迎来大面积的爆发!
疫病属高湿病害,在田间湿度较大时发病较重,其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,在条件适宜时能够迅速侵染植株,造成危害,发生周期短,流行速度快。
发病症状 :主要为害叶片、果实和茎,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。该病从叶部开始染病,从叶边缘开始,产生暗绿色病斑,叶片软腐脱落;茎染病茎秆节间处或根基部呈黑褐色腐烂状,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,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;花蕾被害迅速变褐脱落;
果实发病,多从蒂部或果缝处开始,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,很快扩展至整个果实,呈灰绿色,果肉软腐,病果失水干缩挂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。辣椒疫病对产量、品质影响极大,严重时减产50%以上。
防治方法 :针对疫病感病快、传播迅速,发现中心病株后用药讲究“稳、准、狠”,及时选用75%丙森锌·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+80%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,或60%霜霉·精甲霜水剂1500倍液+80%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进行交替全株喷雾或灌根。视病情及天气,做好防治,7-10天喷1次,喷药要均匀周到,喷药后遇雨应补喷。
近期山东德州、临沂、辽宁等大部分黄瓜主产区,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,又名靶斑病、褐斑病、小黄点病,是一种喜温高湿的病害,在连续阴雨天气时发生严重,主要为害叶片,严重时蔓延至叶柄、茎蔓和果实,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。
发病症状 :分为小斑形和大斑形,小斑形发病初期呈黄褐色小点,病斑扩展后,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,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形,病健交界处明显,黄褐色,中部颜色稍浅,淡黄色,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,黄白色;大斑形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2~5厘米,灰白色,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,隐约有轮纹,湿度大时,叶片正、背面均可产生大量灰白色毛絮状物,为病原菌菌丝体。
棒孢叶斑病在高温、高湿的环境下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。叶面结露、光照不足、昼夜温差大都会加重发病程度,昼夜温差越大病菌繁殖越快。发病适温20~30℃,相对湿度90%以上,水滴中孢子萌发率最高。温度25~27℃和湿度达到100%时,病害发生较重。
防治方法 :由于黄瓜棒孢叶斑病田间扩展速度快,一定要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。药剂可选用25%啶酰菌胺悬浮剂1000倍液、35%苯甲·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,12%苯甲·氟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,43%氟菌·肟菌酯(露娜森)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7-10天施用一次,连续喷施2-3次。
如果湿度过大或遇连续阴雨天气,可以进行喷粉防治,不仅可以不增加田间湿度,还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,阻断传播途径,控制棒孢叶斑病扩展速度。
设施蔬菜棚室小气候环境,不仅有助于蔬菜的生长,更是为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稍有不慎,就会造成病害的大发生,尤其是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条件下,蔬菜灰霉等病害频繁发生,危害严重,在连续阴雨天气来临时,将会为蔬菜灰霉病带来适宜的生存环境,会引起花、果、茎、叶等部位发病,需要大家提前防治!
发病症状 :果实发病时,病菌多从残留花瓣及柱头处侵入,初呈水渍状褐色小斑,病斑逐渐扩大引起花器变软和腐烂,然后再向果脐及果蒂部扩展,果实发病部位呈现灰褐色水渍状腐烂。
病斑表面有灰褐色霉层,湿度大时会有明胶状液体流出(图1)。叶片发病时,病菌多由叶尖或叶缘开始侵入,叶缘出现灰褐色水渍状病斑,病斑沿叶脉间成“V”形向内扩展,表面有薄层灰褐色霉层(图2、3、4)。发病后期,病斑呈灰白色,病、健组织分界明显(图5)。
茎蔓发病,一般多发生在分枝处或茎基部,初呈浅褐色水浸状小点,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,严重的绕茎一周,导致茎部腐烂、瓜蔓折断,病部以上茎叶枯死,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。
其发病适温为20~23℃,最高32℃,最低4℃,对湿度要求严格,空气相对湿度达90%时开始发病,高湿维持时间长,发病严重;寡照、适温(20 ℃左右)、相对湿度大(90%以上)时有利于发病。
该病在茄果类蔬菜中多发,尤其在果期。如越冬茬或早春茬大棚番茄、辣椒种植中,在12月至翌年5月期间,多阴雨天气,棚内相对湿度90%以上,灰霉病发生较多且病情严重,若排水不良、偏施氮肥田块则更易发病。
防治方法 :可以密闭的大棚、温室栽培设施,推荐采用百菌清、腐霉利、腐霉•百菌清、异丙威等烟雾剂进行防治。因为喷施液体药剂,反而会加大田间空气湿度,防治效果适得其反。
使用液体防治药剂时,最佳方法是选择晴天上午,在利于通风除湿的情况下,对叶片正反面和地面进行仔细喷施。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 防治。推荐药剂有啶酰菌胺、嘧霉胺、异菌脲、异菌•多•锰锌、乙霉威、甲硫•乙霉威、腐霉利、己唑•腐霉利、唑醚•代森联等。
灰霉病得到有效防治的标准是:病部干枯、无霉层。不同药剂交替使用,用药的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。一般喷施间隔时间3~4天,连喷2~3次,能有效控制病情。
全国将迎来大面积的雨水天气,随着大面积雨水天气的来袭,黄瓜霜霉病将迎来大面积爆发,其特点是来势猛、传播快、病害重,如不及时防治,将给黄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,俗称“跑马干”。
发病症状 :霜霉病在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生,主要危害叶片。植株苗期受害时,叶片正面呈现多角状黄斑、慢慢变枯黄。空气潮湿条件下叶背产生霜状霉层。成株期感病,病害会从中、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,叶片呈黄枯斑点,并逐渐扩大,由黄绿色变为浅褐色。严重时,病斑成片,呈黄褐色,全叶枯死,类似黄萎病。
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。在大棚内,菜农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。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-24℃,低于10℃或高于28℃,较难发病,低于5℃或高于30℃,基本不发病。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%以上,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,最易受侵染发病。湿度低于70%,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,低于60%,病菌孢子不能产生。
防治方法 :在黄瓜初花期及采收盛期要经常进行田间调查,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药,将其消灭在发病初期,药剂可选用烯酰吗啉、氟噻唑吡乙酮、氟菌·霜霉威(银法利)进行喷雾防治,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,延缓抗药的发生。另外,还要注意喷药时叶面和叶背要喷洒均匀,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和植株中上部叶片要重点喷药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