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是西藏传统农牧业大县,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,因资源匮乏、产业单一,曾是国家级贫困县。2016年,白朗县开始引进多家知名农业企业进行产业化发展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陆续落地白朗,并开始实施“基地+龙头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发展模式,带动当地贫困农牧民共同发展。
此前,白朗县农牧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、养殖业和劳务输出,整体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。上世纪90年代开始,在山东省的援助下,当地开始进行大棚种植,并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。
2016年9月,白朗县成立扶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组建工作专班。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,白朗县提出了要将“后藏粮仓”打造成高原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。
同年,白朗县开始引进多家知名农业企业进行产业化发展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、上海孙桥溢佳农业、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陆续落地白朗,并开始实施“基地+龙头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发展模式,带动当地贫困农牧民共同发展。
白朗中农圣域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德利(寿光纪台人)介绍,公司于2017年3月起在白朗县建设温室大棚,“当时对投资白朗县是有迟疑的,所以一期试点只建了205亩温室大棚,我们边建边种,6月试种,9月便有了收成。”
他说,那时白朗县的蔬果在日喀则市场占比只有3成左右,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,于是2018年,他们又将大棚建设面积增加了570余亩。公司员工170余人,其中本地农牧民150人,月薪4000多元(人民币,下同)至5000多元不等。
目前红瓤、黄瓤西瓜,人参果、巧克力番茄、香瓜、菜瓜等已进入采摘期,蓝宝石葡萄、美早车厘子等长势良好。
走访发现,电动卷被机、无土栽培、滴灌、智能化控制等在白朗县属于普遍而又成熟的技术应用。
大棚改变了白朗,也改变了白朗农牧民的生活。现在农牧民的一日三餐和以前不一样了,早餐他们一般吃糌粑喝酥油茶,中午多是炒几个菜,晚饭下点面条。这样的饮食习惯非常均衡、健康。
白朗县官方资料显示,目前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参与大棚种植,全县拥有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,农牧民合作组织490余家,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951家,企业、合作社等为1200余名贫困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