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2日,《光明日报》头版报眼位置、光明网“头条关注”分别以“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西农力量”为题,深度报道我校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上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。
学校因国家战略而生,因国家战略而为,因国家战略而兴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学校积极担当作为,培育的小麦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的4次更新换代,推动了陕西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。其中,20世纪50年代,赵洪璋院士选育的“碧蚂1号”,让我国小麦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;80年代,李振声院士培育的“小偃6号”,使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走在世界领先行列,1985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;90年代,宁锟研究员选育的“陕农7859”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2005年以来,王辉教授的“西农979”累计推广1.5亿亩,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今年5月,我校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,创下了学校的历史。在新中国的历史上,西农人培育的小麦品种,使小麦亩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了如今的700公斤左右。特别是合并组建以来,学校持续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无论是从产量上,还是从品质上,书写出了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华彩篇章,累计有16个丰产、优质、抗病的小麦品种通过国审,用实际行动为“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西农贡献。
该通讯由我校党委宣传部记者张晴、光明日报社记者张哲浩采写。记者从5月份开始谋划,并跟随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直到6月份小麦收获,前后采访专家10多次,涉及师生近20名,全面梳理了我校小麦育种的流派源头及传承发展,以及在黄淮麦区主战场的担当作为和扎实贡献,西农人、西农精神、西农贡献跃然纸上,展现了端稳“中国饭碗”的底气、能力与水平。该通讯还被《人民日报》及其客户端、《农民日报》采用。